臨近八月,通常是溽熱的盛夏,到處都是熾烈蒸騰的暑氣。穿梭于城市叢林之間,腳步日趨疲頓,心情也如同這高溫般焦燥不安。蟬鳴尖利,人也變得心神不寧,無精打采,奢想有一處清涼的山水沁涼煩躁的內(nèi)心。
天柱山,是中國天然氧吧,如果不曾來過,你不會知道這里的夏天是怎樣的清新清涼,伴隨著這清新的涼意的,是心無旁騖的駐足與暢快地呼吸,足以讓人忘我。
? 大別山自西北而來,至東南,匯聚成天柱山道道山脈,營造出天人合一之境,自古便為圣山福地。最早鐘情并隱居于此的是漢末著名方士左慈,他少年時便居住山中潛心修道,創(chuàng)造了中國最早的煉丹術(shù)。
左慈踏歌而來,他踽踽獨行在上天柱山的路上,最終選擇在盛產(chǎn)藥材的良藥坪的一個山洞里棲身。他翻山越嶺,采集藥材,架設(shè)丹爐,煉制丹丸,高山峽谷間,長髯飄然,道骨仙風(fēng)。
斯人已逝,今人在良藥坪建成煉丹湖,群峰環(huán)峙,云朵在藍色的天幕上飄然而過,倒映在水里,蕩漾著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詩情。湖面上,微風(fēng)騰起細浪,與綠樹的影兒微漾出粼粼波光,云霧起時,從湖面上裊娜升起,像極了丹灶里煙霧,自然天成“丹灶蒼煙”之佳景。在這裊裊婷婷的云山深處, 17度的清涼,讓人心生怡悅,通體透徹。
這也許是左慈在丹爐里種下的藥的種子,在青山綠水間閃耀出藥的光芒,這光芒散發(fā)在《后漢書》、葛洪《抱樸子·金丹篇》《神仙傳》、曹植《辯道論》的字里行間。這顆種子在有著特殊地質(zhì)、優(yōu)良生態(tài)、奇異氣場中開出天柱養(yǎng)生功這朵嬌艷的花朵,讓天柱山養(yǎng)生游魅力萬千,成為美好安徽的重要名片。
與天柱山水發(fā)生關(guān)聯(lián)的,除了道家羽客,通常為文人雅士。在他們的筆下,山水是飄忽不定的,至于煉丹湖畔有沒有楓葉荻花,湖面游舫里是否飄蕩著笙簫,這清麗的山水同樣不會與唯美的文學(xué)境界產(chǎn)生疏離。
詩仙李白曾行船長江,望見天柱山,一時間被天柱山“奇峰出奇云,秀木含秀氣”的景致驚呆了,對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游俠,在與天柱山的匆匆一瞥,和“欲往心莫遂”的悵惘中,李白發(fā)出“待吾還丹成,投跡歸此地”的聲言。
此后,歷代文人雅士一路風(fēng)塵,輾轉(zhuǎn)而來,飄蓬流散的人生,讓他們踟躕于天柱山,失望的眼神飄過山水,又閃爍著受這山水潤澤的深深渴望,天柱山山水,讓他們內(nèi)心純凈,心靈得以泊歇,成了他們落寞境遇的精神給養(yǎng)。
即便是仕途安穩(wěn),也鎖身于公務(wù),享受山林野趣幾乎是奢望,于是,他們常常藉山水而言志。蘇東坡曾在古舒州為官,平日或勞形于案牘,批閱公文,或于燈光如豆的夜晚捧讀一冊黃卷,終覺心力交瘁,枯燥無味。飽嘗人世滄桑的他,常寄愁心于天柱山水,流露出“青山祗在古城隅,萬里歸來卜筑居”的愿望。
人生往往在得失間徘徊,曾經(jīng)的愿望并不能全都變成現(xiàn)實,但是他們對隱逸山林的向往從未停歇過。相對于一帆風(fēng)順的仕途人生,他們更多地渴望回歸,尋一處山水,去調(diào)理漸已紊亂的身心,想著過上飄然遺世的生活,在山水間停泊勞碌的身心,享受自然,沐著青山綠水,迎著朝霞落日,向內(nèi)心輸送一抹抹清涼和清新,為人生涂抹上健康純凈的底色。
這讓人想起了俄羅斯《財政計劃》總裁尼古拉。尼古拉生活優(yōu)越,但常常困擾于肥胖癥引起的高血壓疾病,連上樓都要人攙扶,他的妻子也因俄羅斯高寒氣候身患不孕癥,在地位和健康之間,他悵然若失,心情一度低迷,脾氣也一日比一日壞。他一路顛簸,來到天柱山習(xí)武養(yǎng)生,身體日漸康復(fù),也喜得一雙兒女,成全了他一生的夙愿。
我們常囿于霧霾深縮的天空,常困擾于不再純凈的水和空氣,心里因此承受了太多的負(fù)累,無論是左慈,李白和蘇東坡,還是尼古拉,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一朵浪花,直至現(xiàn)在,無論是過客還是歸人,都需要一處山水,澄凈不安和浮躁,拂去歲月的風(fēng)塵。而天柱山,紛紛走進他們的視線,在無數(shù)個夏日,他們盡情吸允天柱山水草木的乳汁,枕著一抹清涼,溫潤一程程人生。(文/陳興旺)